四川省教育厅 关于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 不低于2小时的通知
川教函〔2025〕10号
各市(州)教育主管部门,各普通高等学校: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结合教育部召开的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座谈会精神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高质量建设推进会精神,现就确保我省“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保障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和质量
(一)严格落实体育活动总时长
“2小时”可以包括体育课、课间活动、课后服务、校外体育活动四个方面。我省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2小时,可由1节体育与健康课、1个大课间及课间活动、1次体育锻炼的课后服务等时间组成。当天没有体育课的高中阶段学生,除参加大课间活动以外,学校要于课后统筹安排该部分学生参加不低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
寄宿制学生,应当保证每天校园内体育活动总时长不低于2小时。走读或不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可以在校内参加体育课及大课间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校外体育活动、体育家庭作业等保证总时长不低于2小时。
(二)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与健康课、高中阶段学校每周3节体育与健康课,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要大胆探索,创新管理,可实施体育专业教师结对指导兼职教师(如1带2,1带3等)、“走班制”、学生数较少的2至3个班级共上一堂体育课等模式,以灵活应对体育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体育兼职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辅助手段,重点组织学生开展体能训练。担任文化学科的兼职体育教师,原则上不兼任本班的体育课程教学。
(三)保证课间活动和课外锻炼质效
课间休息时,应督促学生离开教室,进行远眺或自由活动。大课间及课外锻炼时段,要丰富体育活动形式与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激励学生多奔跑、多运动、多见阳光、呼吸新鲜空气。要坚决杜绝表演式运动,保证学生锻炼达到应有强度,以促进学生活力充沛、眼神明亮、体魄强健,有效应对视力下降及体重超标等问题,全面培育积极心理品质。要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体育活动场地,并合理开发“金边银角”区域拓展活动空间,妥
善布置常用体育器材,以便学生随时取用进行锻炼。要加强家校合作,拓展校外锻炼途径,用好公共体育场地(馆)。各地各校可依据实际情况,统一安排周末或寒暑假体育家庭作业,做好体育活动的计划和方案,鼓励和引导家长陪同学生共同参与体育锻炼。
(四)加大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各地各校应结合课程与活动需求,扩大体育教师队伍增量,动态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优先招聘体育专职教师,统筹紧缺学科教师走教支持计划,配齐配足配强中小学体育教师,加强校际、区域、行业领域内体育教师资源共享,吸引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教练员。优化现有教师队伍结构,确保体育专业教师专职专用。加强体育兼职教师(教练员)培训,鼓励培训后转岗为专职体育教师,确保兼职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组织大课间活动、课后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及参赛等,要纳入体育教师(教练员)工作量,做好绩效评价。各有关高校应加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做大人才储备,鼓励非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并毕业后从事体育教学。与市(州)结对的高校,应通过派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支教、实习实训等方式,扩大支教帮扶力度,缓解中小学体育教师短缺问题,助力中小学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二、不断完善“班校县市省”竞赛体系
各地要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带动功能,坚持面向人人、全面
普及,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广泛组织班级、校际、学区(集团)等联赛,鼓励开展主客场比赛。要围绕四川省“贡嘎杯”青少年校园体育品牌联赛,促进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积极建设好区域赛事,切实开展市级、县级预选赛和各类别、各层级的体育竞赛活动,每所学校每学年至少要举办1次综合运动会,每位学生每学年至少要参加1项(次)校级及以上的体育项目,带动更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形成常练、常赛的校园体育氛围。
三、进一步强化体育类特色学校示范引领
特色学校是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先锋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辐射性。各地要强化扶持力度,在充分保障建设管理自主权的基础上,优先配置优质体育资源,打造一批体育特色强校。要用好现有体育类特色学校,特别是充分发挥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带动校园篮球、排球改革发展,形成校园“三大球”发展的集聚效应,共同助力体育强省、体育强国建设。
四、确保校园体育安全稳定
各地各校要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坚持以体育人,加强赛风赛纪教育,明确教练员、运动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营造风清气正的体育环境。坚决贯彻“零容忍”原则,严厉打击校园体育竞赛搞勾兑、打假球、吹黑哨、服用兴奋剂等违规违纪
行为,确保竞赛公平公正。坚持底线思维,制定详尽的体育安全风险防控预案,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要落实“四不开赛”原则,即领队、医生、救护车、AED不到位不开赛。强化师生安全教育,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形成快速响应的联动机制。加强监测预警,防止和减少运动意外伤害,维护校园体育的平安稳定,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各地各校要及时传达学习文件精神,组织专项培训,提前做好统筹部署,确保在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即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并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四川省教育厅将设立监督举报电话(028-86113375),各市(州)教育主管部门也需设立相应监督举报电话并报教育厅一并向社会公布。教育厅将对举报情况及时调查处理,对落实不力的市(州)和学校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整改情况与省级支持市(州)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经费分配挂钩。
四川省教育厅
2025年1月21日